本篇内容,讲述一下北派丹法与南宗丹派的一些区别与联系,丹法都是有无相生,北派丹法,更倾向于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”的过程,而南宗丹派则倾向于道德经里面的思想:由无生有,重在有物。
其一是「由无生有,重在有物」
《道德经》讲:「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」。这几句话实为丹法要诀,特别是内丹学南宗更应特别重视。
丹法也是个“有无相生”的过程,入室下手修炼,什么功夫也没有,这是「无」;丹法入手,关键在于「无中求物」。修道至「有象」、「有物」、「有精」,直至「有信」,才能练出先天元气,或称真一之气,写作「」,命功才能有成。如果修了几年根本见不到「象」,见不到「物」,等于什么效验也没有,还是个「无」,这是在事上未入门。事上未入门,由于理上不明白「由无生有,重在有物」的法诀。南宗丹法,入手功夫就是从《道德经》这几句话上起修,追求这个「有象」、「有物」、「有精」、「有信」的效验。
北派丹法从《道德经》「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」这句话上起修,一天天学习丹经理论,增加见地,一日日排除杂念,「九层炼心」,求一个纯净无染的活泼泼的元神。其实南宗丹法修炼元?的功夫也符合「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」的法诀,从「为学」入手,或站桩,或打座,先产生「酸、麻、胀、痛」等越来越多的生理反应,一天天修得这些生理反应逐渐消失,直到没有办法再「损」了,才能萌生真气。接着先是「有象」,再是「有物」,进而是「有精」,真气聚在丹田,由后天转入先天,按先天的运动规律将人体的内部机制发动起来,就是「有信」了。
南宗入手修炼,关键是丹家自己确知已经修出了个「什么东西来」,真正有了这个「物」,才能步入丹道正途。这个「物」对丹家自己来说是看得见,摸得着,能感觉到其体积和重量,确实存在的东西。丹家以铅汞喻之,这是很形象的。当然南宗功夫并非仅在腔子里摸索。话说到这个份儿上,修丹之士是不难心领神会的。
北派丹法与南宗丹派的区别与联系,南宗丹派注重:由无生有,重在有物。所以南宗内丹养生门派更加值得我们重视?